顶岗实习系列讲座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
发布时间:2017-12-25 浏览次数:0次
台湾av女优 诚邀石家庄二中王晓明老师于12月22日晚上7:00在公教楼A座109教室举办“在星辉斑斓里放歌——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”讲座。本次讲座旨在帮助即将奔赴实习的大三学生提升教学能力。2015级辅导员李子漫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,百余名学生认真听取了并做好相关笔记。
首先,王老师用徐志摩的《再别康桥》一诗引出本场讲座,并与学生热情互动,在互动过程中,逐步渗透他从教多年所总结的中学教学方法。老师还用一个小故事,让大家了解到中国学生令人堪忧的现状。王老师认为教学本质上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,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,学生不是装知识技能的“袋子”,教师也不是“装袋人”,这让在座的“未来教师”更加明白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。
紧接着,王老师告诉学生,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,需要有一种心境、两方魅力和三个环节。由此,王老师的讲座围绕这三方面正式铺展开来。
一种心境,要求我们要有“为未来而教”的心态,因为语文是关乎中国未来的,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具备这种意识和担当。
两方魅力,是指语文的魅力和教师的魅力。领悟语文的魅力,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,而提高这一素养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:语言的建构与运用、思维的发展与提升、审美的鉴赏与创造、文化的传承与理解。教师的魅力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,
针对三个环节,王老师分别从文本解读、教学设计和课堂引导加以阐述。文本解读绝不能一成不变,应传递给学生更多新思路。关于教材设计,我们应谨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:“教材不过是个例子而已。”课堂引导应具有多样性、趣味性,比如,可以用小游戏折射出深刻道理,从而引出你的课堂内容。
之后,王老师讲到了讲好一堂课的八条标准:内容丰富、信息量大;概念明确、讲解深入;重点突出、选材适当;脉络清楚、逻辑性强;语言考究、准确生动;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;学时准确、不拖不欠;着装典雅、精神饱满。
王晓民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、缜密的逻辑思维、丰富详实的内容、诙谐幽默的语言,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深深地印在了在座所有学生的脑海中,传授给了同学们许多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,消除了大家对课堂演绎的疑问,增强了同学们走上三尺讲台的自信。相信同学们一定收获颇多,能够在实习阶段取得优秀的成绩。